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08-27 阅读数:2758
说起防火墙大家应该不会感到陌生,防火墙技术是通过有机结合各类用于安全管理与筛选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保障用户的网络安全。今天我们就来简述防火墙基本配置步骤有哪些?学会防火墙的配置进一步保障自己网络的安全使用。
简述防火墙基本配置步骤有哪些
网络防火墙是企业保障网络安全的必要工具,它能够在技术层面防止恶意攻击者进入网络,并控制和管理企业内部的网络通讯流量。保障企业网络安全需要正确设置网络防火墙,下面介绍网络防火墙设置的步骤。
步骤一: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是网络安全设置的基础。在确定网络防火墙的设置前,需要先确定构成网络的每个部分的 IP 地址、网络设备、服务器及计算机等,并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仔细研究网络拓扑图可帮助企业确定所有设备、用户和流量的来源以及目的地。
步骤二:制定访问控制策略
访问控制策略是网络防火墙的核心,其防火墙规则可以把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流量限制为只能在某些特定端口或应用程序中流动,对非控制的流量进行拦截处理。企业需要仔细设计访问控制策略,以保障网络安全。
步骤三:确定网络性能及安全参数
防火墙的性能参数包括吞吐量、连接数、包大小等。企业需要仔细评估网络的性能参数,以保障网络防火墙能够满足网络的需求。同时,企业应制定好密码策略、IP 地址分配策略、网络域名规划等安全参数,保障网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步骤四:选型与购买
在设计好访问控制策略之后,选型与购买就可以开始了。在选择防火墙时应仔细评估厂商和厂商提供的产品支持、软件及硬件限制等因素,防火墙选型后应将其部署于相同的厂商生态系统中。
步骤五:配置测试
在配置网络防火墙之前,需要进行测试。测试防火墙的相关设置是否正确,通过实际测试来验证企业防火墙策略与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网络安全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运营中,需要仔细规划和设计网络防火墙,并提供足够的安全策略和安全参数,从而满足企业应用和实际运行的需求,保障企业的的网络安全。
防火墙基本配置步骤快快网络小编已经帮大家都整理好了,防火墙指的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用来隔离非授权用户并过滤网络中有害的流量或数据包,在保障网络安全上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防火墙的基本配置方法,防火墙的主要技术有哪些?
防火墙技术是帮助计算机网络,在其内、外网之间构建一道相对隔绝的保护屏障的技术。在保障网络安全上有重要作用,今天快快网络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下防火墙的基本配置方法,实现保护屏障,确保信息安全。 防火墙的基本配置方法 1.配置FW各业务接口的IP地址。IP地址需要在配置前进行统一规划。 2.将各个业务接口加入安全区域。一般情况下,连接外网的接口加入安全级别低的安全区域(例如untrust区域,这里一般指的是我们配置外网IP的那个端口),连接内网的接口加入安全级别高的安全区域(例如trust区域),服务器可以加入DMZ区域。 3.策略any,华为防火墙内部有一条默认拒绝的安全策略,表示区域之间的互访被静止,防火墙上线以后,代表已经接入现有网络,所以需要调整下策略,改为permit,允许所有。(这时候不用考虑太多,初始这样配置必然没有问题,后期再进行优化) 防火墙的主要技术有哪些? 1.灵活的代理系统 代理系统是运用网络地址转换或者加密代理将信息从防火墙的一侧传输到另一侧。灵活的代理系统实现防火墙内外两侧信息的互传,形成保护屏障,使得信息传输更为灵活可靠,保证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 2. 多级的过滤技术 多级过滤主要是基于状态监测技术,在分组时过滤假的网络地址、在应用级网关提供通用服务、在电路网关保持主机内外部透明连接,并辅以鉴别手段,有效的清除存在为网络威胁和攻击。 3.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防火墙利用网络地址转换技术重写通过网络的数据包IP地址,与外部网络的信息传输只能由内部网络主导,同时防火墙详细记录了每一个主机的通信地址,确保信息传输路径无误,控制网络流量的流向。 以上就是关于防火墙的基本配置方法的详细介绍,网络的安全由防火墙形成第一道屏障,防火墙的主要技术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有效的解决了互联网发展中信息泄露的风险。所以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防火墙都是扮演着重要角色。
防火墙的主要技术有哪些?
防火墙技术是帮助计算机网络,在其内、外网之间构建一道相对隔绝的保护屏障的技术。防火墙的主要技术有哪些?防火墙采用多种技术来实现网络安全和访问控制。帮助计算机网络在内部和外部网络之间建立相对隔离的保护屏障,以保护用户数据和信息的安全。 防火墙的主要技术有哪些? 包过滤技术:包过滤技术 (IP Filtering or packet filtering) 的原理在于利用路由器监视并过滤网络上流入流出的 IP 包,拒绝发送可疑的包。由于 Internet 与 Intranet 的连接多数都要使用路由器,所以 Router 成为内外通信的必经端口,Router 的厂商在 Router 上加入 IP 过滤 功能,过滤路由器也可以称作包过滤路由器或筛选路由器(Packet FilterRouter)。防火墙常常就是这样一个具备包过滤功能的简单路由器,这种 Firewall 应该是足够安全的,但前提是配置合理。然而一个包过滤规则是否完全严密及必要是很难判定的,因而在安全要求较高的场合,通常还配合使用其它的技术来加强安全性。 应用代理技术:应用代理 (Application Proxy) 技术是指在 web 服务器上或某一台单独主机上运行代理服务器软件,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监听和检测,并对访问内网的数据进行过滤,从而起到隔断内网与外网的直接通信的作用,保护内网不受破坏。在代理方式下,内部网络的数据包不能直接进入外部网络,内网用户对外网的访问变成代理对外网的访问。同样,外部网络的数据也不能直接进入内网,而是要经过代理的处理之后才能到达内部网络。所有通信都必须经应用层代理软件转发,应用层的协议会话过程必须符合代理的安全策略要求,因此在代理上就可以实现访问控制、网络地址转换 (NAT) 等功能。 状态检测技术:状态检测技术是防火墙近几年才应用的新技术。传统的包过滤防火墙只是通过检测 IP 包头的相关信息来决定数据流的通过还是拒绝,而状态检测技术采用的是一种基于连接的状态检测机制,将属于同一连接的所有包作为一个整体的数据流看待,构成连接状态表,通过规则表与状态表的共同配合,对表中的各个连接状态因素加以识别。这里动态连接状态表中的记录可以是以前的通信信息,也可以是其他相关应用程序的信息,因此,与传统包过滤防火墙的静态过滤规则表相比,它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1.灵活的代理系统 代理系统是运用网络地址转换或者加密代理将信息从防火墙的一侧传输到另一侧。灵活的代理系统实现防火墙内外两侧信息的互传,形成保护屏障,使得信息传输更为灵活可靠,保证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 2. 多级的过滤技术 多级过滤主要是基于状态监测技术,在分组时过滤假的网络地址、在应用级网关提供通用服务、在电路网关保持主机内外部透明连接,并辅以鉴别手段,有效的清除存在为网络威胁和攻击。 3.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防火墙利用网络地址转换技术重写通过网络的数据包IP地址,与外部网络的信息传输只能由内部网络主导,同时防火墙详细记录了每一个主机的通信地址,确保信息传输路径无误,控制网络流量的流向。 防火墙的主要技术还包括双端口或三端口的结构、透明的访问方式、Internet网关技术等,构建了网络安全屏障,强化网络安全,提升网络自己防御能力你,审计、监控网络流量的流向,防止信息内部泄露。
防火墙的模式有几种?哪种防火墙好
防火墙也是最基础的安全设备,通过访问控制可以限制黑客的访问范围,收敛安全攻击面,降低受害面积。防火墙的模式有几种?跟着快快网络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选好防火墙是作为企业运维和管理者必备的技能。 防火墙的模式有几种? 1、路由模式 当防火墙位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时,需要将防火墙与内部网络、外部网络以及DMZ 三个区域相连的接口分别配置成不同网段的IP 地址,重新规划原有的网络拓扑,此时相当于一台路由器。 防火墙的Trust区域接口与公司内部网络相连,Untrust 区域接口与外部网络相连。值得注意的是,Trust 区域接口和Untrust 区域接口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子网中。 采用路由模式时,可以完成ACL 包过滤、ASPF 动态过滤、NAT 转换等功能。然而,路由模式需要对网络拓扑进行修改(内部网络用户需要更改网关、路由器需要更改路由配置等),这是一件相当费事的工作,因此在使用该模式时需权衡利弊。 2. 透明模式 如果防火墙采用透明模式进行工作,则可以避免改变拓扑结构造成的麻烦,此时防火墙对于子网用户和路由器来说是完全透明的。也就是说,用户完全感觉不到防火墙的存在。 采用透明模式时,只需在网络中像放置网桥(bridge)一样插入该防火墙设备即可,无需修改任何已有的配置。与路由模式相同,IP 报文同样经过相关的过滤检查(但是IP 报文中的源或目的地址不会改变),内部网络用户依旧受到防火墙的保护。防火墙透明模式的典型组网方式如下: 防火墙的Trust 区域接口与公司内部网络相连,Untrust 区域接口与外部网络相连,需要注意的是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必须处于同一个子网。 3. 混合模式 如果防火墙既存在工作在路由模式的接口(接口具有IP 地址),又存在工作在透明模式的接口(接口无IP 地址),则防火墙工作在混合模式下。混合模式主要用于透明模式作双机备份的情况,此时启动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虚拟路由冗余协议)功能的接口需要配置IP 地址,其它接口不配置IP地址。 防火墙混合模式的典型组网方式如下: 主/备 防火墙的Trust 区域接口与公司内部网络相连,Untrust区域接口与外部网络相连,主/备防火墙之间通过HUB 或LAN Switch 实现互相连接,并运行VRRP 协议进行备份。需要注意的是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必须处于同一个子网。 哪种防火墙好? 1.硬件方面:主要看吞吐量和并发连接数,吞吐量分三层(网络层)和七层(应用层);其次是网口数量和带宽,要理清楚自己需要几个千兆电口光口,还有万兆电口光口,光口要注意配不配光模块是单模多模等;理清楚自己当前的进出口峰值流量,一般性能冗余是日常高峰期的两倍比较妥当,具体就要根据自身情况选购了。 2.网络层功能:双机热备(VIP的形式)、路由(RIP、OSPF、BGP、策略路由等)、网络访问控制(支持分组、搜索、时间限制、黑名单、白名单等)、NAT(NAT44、NAT66、NAT46等)、故障排查(ping\telnet\tracert\网页抓包)、DDNS、802.1x准入、VXlan、SD-WAN等 3.应用层功能:应用访问控制及审计、域名访问控制、链路负载均衡、服务器负载均衡、IPsecVPN、SSLVPN 4.安全检测防护功能:IPS入侵防御、AV病毒检测、DDos防御、WEB应用防火墙、威胁情报阻断;这些功能模块要识别下是不是摆设,比如使用漏洞扫描器看是否能识别出来;通过非加密协议ftp、SMB、http传输病毒压缩包是否能识别出来;暴力破解是否能识别出来;非加密的邮件协议发送附带病毒的邮件是否能识别出来。 5.技术支持服务能力:线下2小时内到现场解决问题、线上10分钟内回复消息。 防火墙的模式有几种?以上就是详细的解答,防火墙提供了更强大的网络安全功能,可以监控和过滤进出网络的流量。防火墙具有防病毒和入侵防御,在互联网时代具有很强大的作用。
阅读数:87445 | 2023-05-22 11:12:00
阅读数:38335 | 2023-04-24 11:27:00
阅读数:38303 | 2023-10-18 11:21:00
阅读数:19581 | 2023-08-13 11:03:00
阅读数:16756 | 2023-03-06 11:13:03
阅读数:14945 | 2023-08-14 11:27:00
阅读数:14518 | 2023-05-26 11:25:00
阅读数:13964 | 2023-06-12 11:04:00
阅读数:87445 | 2023-05-22 11:12:00
阅读数:38335 | 2023-04-24 11:27:00
阅读数:38303 | 2023-10-18 11:21:00
阅读数:19581 | 2023-08-13 11:03:00
阅读数:16756 | 2023-03-06 11:13:03
阅读数:14945 | 2023-08-14 11:27:00
阅读数:14518 | 2023-05-26 11:25:00
阅读数:13964 | 2023-06-12 11:04:00
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08-27
说起防火墙大家应该不会感到陌生,防火墙技术是通过有机结合各类用于安全管理与筛选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保障用户的网络安全。今天我们就来简述防火墙基本配置步骤有哪些?学会防火墙的配置进一步保障自己网络的安全使用。
简述防火墙基本配置步骤有哪些
网络防火墙是企业保障网络安全的必要工具,它能够在技术层面防止恶意攻击者进入网络,并控制和管理企业内部的网络通讯流量。保障企业网络安全需要正确设置网络防火墙,下面介绍网络防火墙设置的步骤。
步骤一: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是网络安全设置的基础。在确定网络防火墙的设置前,需要先确定构成网络的每个部分的 IP 地址、网络设备、服务器及计算机等,并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仔细研究网络拓扑图可帮助企业确定所有设备、用户和流量的来源以及目的地。
步骤二:制定访问控制策略
访问控制策略是网络防火墙的核心,其防火墙规则可以把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流量限制为只能在某些特定端口或应用程序中流动,对非控制的流量进行拦截处理。企业需要仔细设计访问控制策略,以保障网络安全。
步骤三:确定网络性能及安全参数
防火墙的性能参数包括吞吐量、连接数、包大小等。企业需要仔细评估网络的性能参数,以保障网络防火墙能够满足网络的需求。同时,企业应制定好密码策略、IP 地址分配策略、网络域名规划等安全参数,保障网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步骤四:选型与购买
在设计好访问控制策略之后,选型与购买就可以开始了。在选择防火墙时应仔细评估厂商和厂商提供的产品支持、软件及硬件限制等因素,防火墙选型后应将其部署于相同的厂商生态系统中。
步骤五:配置测试
在配置网络防火墙之前,需要进行测试。测试防火墙的相关设置是否正确,通过实际测试来验证企业防火墙策略与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网络安全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运营中,需要仔细规划和设计网络防火墙,并提供足够的安全策略和安全参数,从而满足企业应用和实际运行的需求,保障企业的的网络安全。
防火墙基本配置步骤快快网络小编已经帮大家都整理好了,防火墙指的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用来隔离非授权用户并过滤网络中有害的流量或数据包,在保障网络安全上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防火墙的基本配置方法,防火墙的主要技术有哪些?
防火墙技术是帮助计算机网络,在其内、外网之间构建一道相对隔绝的保护屏障的技术。在保障网络安全上有重要作用,今天快快网络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下防火墙的基本配置方法,实现保护屏障,确保信息安全。 防火墙的基本配置方法 1.配置FW各业务接口的IP地址。IP地址需要在配置前进行统一规划。 2.将各个业务接口加入安全区域。一般情况下,连接外网的接口加入安全级别低的安全区域(例如untrust区域,这里一般指的是我们配置外网IP的那个端口),连接内网的接口加入安全级别高的安全区域(例如trust区域),服务器可以加入DMZ区域。 3.策略any,华为防火墙内部有一条默认拒绝的安全策略,表示区域之间的互访被静止,防火墙上线以后,代表已经接入现有网络,所以需要调整下策略,改为permit,允许所有。(这时候不用考虑太多,初始这样配置必然没有问题,后期再进行优化) 防火墙的主要技术有哪些? 1.灵活的代理系统 代理系统是运用网络地址转换或者加密代理将信息从防火墙的一侧传输到另一侧。灵活的代理系统实现防火墙内外两侧信息的互传,形成保护屏障,使得信息传输更为灵活可靠,保证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 2. 多级的过滤技术 多级过滤主要是基于状态监测技术,在分组时过滤假的网络地址、在应用级网关提供通用服务、在电路网关保持主机内外部透明连接,并辅以鉴别手段,有效的清除存在为网络威胁和攻击。 3.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防火墙利用网络地址转换技术重写通过网络的数据包IP地址,与外部网络的信息传输只能由内部网络主导,同时防火墙详细记录了每一个主机的通信地址,确保信息传输路径无误,控制网络流量的流向。 以上就是关于防火墙的基本配置方法的详细介绍,网络的安全由防火墙形成第一道屏障,防火墙的主要技术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有效的解决了互联网发展中信息泄露的风险。所以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防火墙都是扮演着重要角色。
防火墙的主要技术有哪些?
防火墙技术是帮助计算机网络,在其内、外网之间构建一道相对隔绝的保护屏障的技术。防火墙的主要技术有哪些?防火墙采用多种技术来实现网络安全和访问控制。帮助计算机网络在内部和外部网络之间建立相对隔离的保护屏障,以保护用户数据和信息的安全。 防火墙的主要技术有哪些? 包过滤技术:包过滤技术 (IP Filtering or packet filtering) 的原理在于利用路由器监视并过滤网络上流入流出的 IP 包,拒绝发送可疑的包。由于 Internet 与 Intranet 的连接多数都要使用路由器,所以 Router 成为内外通信的必经端口,Router 的厂商在 Router 上加入 IP 过滤 功能,过滤路由器也可以称作包过滤路由器或筛选路由器(Packet FilterRouter)。防火墙常常就是这样一个具备包过滤功能的简单路由器,这种 Firewall 应该是足够安全的,但前提是配置合理。然而一个包过滤规则是否完全严密及必要是很难判定的,因而在安全要求较高的场合,通常还配合使用其它的技术来加强安全性。 应用代理技术:应用代理 (Application Proxy) 技术是指在 web 服务器上或某一台单独主机上运行代理服务器软件,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监听和检测,并对访问内网的数据进行过滤,从而起到隔断内网与外网的直接通信的作用,保护内网不受破坏。在代理方式下,内部网络的数据包不能直接进入外部网络,内网用户对外网的访问变成代理对外网的访问。同样,外部网络的数据也不能直接进入内网,而是要经过代理的处理之后才能到达内部网络。所有通信都必须经应用层代理软件转发,应用层的协议会话过程必须符合代理的安全策略要求,因此在代理上就可以实现访问控制、网络地址转换 (NAT) 等功能。 状态检测技术:状态检测技术是防火墙近几年才应用的新技术。传统的包过滤防火墙只是通过检测 IP 包头的相关信息来决定数据流的通过还是拒绝,而状态检测技术采用的是一种基于连接的状态检测机制,将属于同一连接的所有包作为一个整体的数据流看待,构成连接状态表,通过规则表与状态表的共同配合,对表中的各个连接状态因素加以识别。这里动态连接状态表中的记录可以是以前的通信信息,也可以是其他相关应用程序的信息,因此,与传统包过滤防火墙的静态过滤规则表相比,它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1.灵活的代理系统 代理系统是运用网络地址转换或者加密代理将信息从防火墙的一侧传输到另一侧。灵活的代理系统实现防火墙内外两侧信息的互传,形成保护屏障,使得信息传输更为灵活可靠,保证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 2. 多级的过滤技术 多级过滤主要是基于状态监测技术,在分组时过滤假的网络地址、在应用级网关提供通用服务、在电路网关保持主机内外部透明连接,并辅以鉴别手段,有效的清除存在为网络威胁和攻击。 3.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防火墙利用网络地址转换技术重写通过网络的数据包IP地址,与外部网络的信息传输只能由内部网络主导,同时防火墙详细记录了每一个主机的通信地址,确保信息传输路径无误,控制网络流量的流向。 防火墙的主要技术还包括双端口或三端口的结构、透明的访问方式、Internet网关技术等,构建了网络安全屏障,强化网络安全,提升网络自己防御能力你,审计、监控网络流量的流向,防止信息内部泄露。
防火墙的模式有几种?哪种防火墙好
防火墙也是最基础的安全设备,通过访问控制可以限制黑客的访问范围,收敛安全攻击面,降低受害面积。防火墙的模式有几种?跟着快快网络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选好防火墙是作为企业运维和管理者必备的技能。 防火墙的模式有几种? 1、路由模式 当防火墙位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时,需要将防火墙与内部网络、外部网络以及DMZ 三个区域相连的接口分别配置成不同网段的IP 地址,重新规划原有的网络拓扑,此时相当于一台路由器。 防火墙的Trust区域接口与公司内部网络相连,Untrust 区域接口与外部网络相连。值得注意的是,Trust 区域接口和Untrust 区域接口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子网中。 采用路由模式时,可以完成ACL 包过滤、ASPF 动态过滤、NAT 转换等功能。然而,路由模式需要对网络拓扑进行修改(内部网络用户需要更改网关、路由器需要更改路由配置等),这是一件相当费事的工作,因此在使用该模式时需权衡利弊。 2. 透明模式 如果防火墙采用透明模式进行工作,则可以避免改变拓扑结构造成的麻烦,此时防火墙对于子网用户和路由器来说是完全透明的。也就是说,用户完全感觉不到防火墙的存在。 采用透明模式时,只需在网络中像放置网桥(bridge)一样插入该防火墙设备即可,无需修改任何已有的配置。与路由模式相同,IP 报文同样经过相关的过滤检查(但是IP 报文中的源或目的地址不会改变),内部网络用户依旧受到防火墙的保护。防火墙透明模式的典型组网方式如下: 防火墙的Trust 区域接口与公司内部网络相连,Untrust 区域接口与外部网络相连,需要注意的是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必须处于同一个子网。 3. 混合模式 如果防火墙既存在工作在路由模式的接口(接口具有IP 地址),又存在工作在透明模式的接口(接口无IP 地址),则防火墙工作在混合模式下。混合模式主要用于透明模式作双机备份的情况,此时启动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虚拟路由冗余协议)功能的接口需要配置IP 地址,其它接口不配置IP地址。 防火墙混合模式的典型组网方式如下: 主/备 防火墙的Trust 区域接口与公司内部网络相连,Untrust区域接口与外部网络相连,主/备防火墙之间通过HUB 或LAN Switch 实现互相连接,并运行VRRP 协议进行备份。需要注意的是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必须处于同一个子网。 哪种防火墙好? 1.硬件方面:主要看吞吐量和并发连接数,吞吐量分三层(网络层)和七层(应用层);其次是网口数量和带宽,要理清楚自己需要几个千兆电口光口,还有万兆电口光口,光口要注意配不配光模块是单模多模等;理清楚自己当前的进出口峰值流量,一般性能冗余是日常高峰期的两倍比较妥当,具体就要根据自身情况选购了。 2.网络层功能:双机热备(VIP的形式)、路由(RIP、OSPF、BGP、策略路由等)、网络访问控制(支持分组、搜索、时间限制、黑名单、白名单等)、NAT(NAT44、NAT66、NAT46等)、故障排查(ping\telnet\tracert\网页抓包)、DDNS、802.1x准入、VXlan、SD-WAN等 3.应用层功能:应用访问控制及审计、域名访问控制、链路负载均衡、服务器负载均衡、IPsecVPN、SSLVPN 4.安全检测防护功能:IPS入侵防御、AV病毒检测、DDos防御、WEB应用防火墙、威胁情报阻断;这些功能模块要识别下是不是摆设,比如使用漏洞扫描器看是否能识别出来;通过非加密协议ftp、SMB、http传输病毒压缩包是否能识别出来;暴力破解是否能识别出来;非加密的邮件协议发送附带病毒的邮件是否能识别出来。 5.技术支持服务能力:线下2小时内到现场解决问题、线上10分钟内回复消息。 防火墙的模式有几种?以上就是详细的解答,防火墙提供了更强大的网络安全功能,可以监控和过滤进出网络的流量。防火墙具有防病毒和入侵防御,在互联网时代具有很强大的作用。
查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