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05-15 阅读数:4156
在当今社会,大部分公司的业务开展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但是随之而来的安全也备受关注。网络安全的攻防体系有哪些?而且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国家和企业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网络空间的安全上,所以网络安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安全防御体系架构。
网络安全的攻防体系有哪些?
1.边界防御体系
常见的防御体系为边界防护,从UTM到下一代防火墙、waf、流量清洗等一系列产物,要求将威胁挡在触发之前,解决网络边界的防御问题。优点:部署简单,缺点:对已经到达内部的威胁没有效果,就是说只要突破waf等防护,就可以在内网做任何可以做到的操作。
2.纵深防御体系
纵深防御体系是基于边界防御的又一拓展,强调任何防御都不是万能的,存在被攻破的可能性,所以纵深防御本质是多层防御,即每一个访问流量都要经过多层安全检测,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检测能力和被攻破的成本。
在Web领域至少会包含下面几层,数据库端,服务器端,网络层,网络边界。优点是每个产品功能定位清晰,允许不同品牌产品混用,攻击成本较高,安全性较好,不足之处是各个产品之间缺乏协同机制,如盲人摸象,各自为政,检测手段多是基于规则和黑白名单,对于抱有经济政治目的的专业黑客,攻克这种防御体系也只是时间问题。
3.河防体系
河防体系由腾讯提出,防御方要赢就要靠一个字控,即把对手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在用丰富的资源打败他。回到企业入侵防御上来,“控”的思路就是步步为营,层层设防,让攻击者即使入侵进到系统内也是在可控的范围内活动。具体措施就是要在隔离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办公网对生产网的访问,同时在对生产网内部进行隔离的基础上进行边界防护以及检测。河防体系特别适合数据中心用户,而且从业务规划就融入安全管控的公司,对于具有一定开发能力的公司,如果打算自助建设安全体系可以参考该体系。
4.塔防体系
数字公司提过多次塔防体系,塔防体系本质上也是纵深防御,不过优于纵深防御的是强调了终端要纳入安全防御网络中,具有自我防御能力,并且有了云的管控能力和威胁情报数据。
5.下一代纵深防御
下一代Web纵深防御体系突破了传统基于边界防护安全的设计的概念,从网络主机,数据库层面,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沙箱技术,结合威胁情报提供提供全方位的Web纵深防护,从传统边界防护过度到新一代的基于预测,检测,协同,防御,响应,溯源理念的Web纵深防御。威胁情报好比是积累的知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好比是聪明的大脑,WAF,SIEM,服务器安全好比是有效的武器,大家互相配合,实现了下一代的纵深防御体系,对于未知的威胁也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安全防御体系架构
攻防对抗主要是三个层面的对抗:信息对抗、技术对抗、运营能力对抗,如果我们在这三个层面可以做到趋于完美,那么防守体系趋于固若金汤之势是可期待的。
1、信息对抗
信息对抗的目的是知己知彼,从两方面进行:数据化和社会化。
数据化指的是企业自身安全风险数据建设与分析,需要根据基线数据、拓扑数据、业务数据梳理清楚可能存在的攻击路径与攻击面,针对性设防。攻击者得手的原因往往并非我们没有设防,而是不清楚存在哪些攻击面与路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是动态变化的,需要持续运营,对于业务环境变更带来的新的攻击面与路径需要及时补防,往往纰漏也出现在对业务变更跟进不够及时的情况下。
2、技术对抗
在攻防技术对抗方面,业界通常是一片悲观情绪,认为防守方总是处于劣势。在通用的安全技术方面确实如此,因为防守者面对的是一个开放性的安全防御难题,建设的防御体系往往如同“马其诺防线”一样被攻击者绕开。
但如果我们的防守体系解决的是一个相对固定的企业和业务,或者说根据对抗环节中梳理出清晰的防守环节,那么我们的防守体系是可以做到闭环的。
在技术维度,单点设防的方式往往让防守者陷入疲于应付的境地。但战场在我们的地盘,不需要与对手在同一个维度作战,针对攻击者,每个突破点可以在更高维度以及多维度进行检测与防守,这才能扭转的颓势。
所以诸如HIDSAPI hook于命令注入和系统横向渗透,RASP于Web,行为监测模型于0day攻击,是我们扭转攻防优势的手段。
方案有了,接下来就是工程能力,把方案落地优化才能有最终的效果。这包括代码能力、海量数据运营、规则的优化。特别是在BAT这类超大型网络中,往往决定效果的不是攻防技术,工程化反而成了压垮安全项目的最后一根稻草。项目失败就不要提什么防守体系建设了。
3、运营能力对抗
貌似技术做好了,防守体系应该完美了?并非如此!据统计,在所有未能阻断和发现的入侵案例中,仅有1/3不到是因为诸如0 day漏洞等技术原因,那么剩下的一半是系统故障,另一半是运营工作没跟上。
网络安全的攻防体系有哪些?网络安全的攻防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两大方面:攻击技术和防御技术。在现在时代,网络安全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毕竟网络攻击会对企业或者个人造成很大的损失。
为什么使用Web应用安全?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威胁层出不穷,Web应用程序的安全防护显得尤为重要。长河Web应用防火墙(WAF)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全面的防护能力,成为众多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首选。本文将深入探讨长河WAF的核心优势、工作原理以及它在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为您揭示这道Web应用安全的铜墙铁壁。一、长河WAF的核心优势长河WAF凭借其强大的防御能力、优秀的性能提升、实时监控与告警、灵活的配置与管理以及专业的技术支持,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它能够有效抵御多种网络攻击,确保Web应用程序的安全稳定,并显著提升网站的访问速度和响应时间。同时,长河WAF还提供实时监控功能,持续检测网站的访问情况和攻击事件,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此外,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安全设置,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二、长河WAF的工作原理长河WAF位于Web应用程序和Web服务器之间,作为一个安全层,对传入和传出的HTTP/HTTPS流量进行检查和过滤。它运用先进的防御机制,准确识别并拦截各种新型和复杂的攻击手段,确保只有合法的请求能够到达Web应用程序。长河WAF还具备高效的处理性能,能够处理大量的网络流量和请求,确保Web应用程序的顺畅运行。三、长河WAF的广泛应用长河WAF广泛应用于金融、电商、O2O、互联网+、游戏、政府、保险等行业。这些行业的Web应用程序面临着各种网络安全威胁,而长河WAF以其智能化、高效化的特点,成为这些行业用户的首选安全解决方案。它不仅能够提供全面的安全防护,还能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的配置和管理,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长河WAF以其强大的防御能力、优秀的性能提升、实时监控与告警、灵活的配置与管理以及专业的技术支持,成为守护Web应用安全的铜墙铁壁。在网络安全日益重要的今天,选择长河WAF为您的网站业务保驾护航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中小企业如何高效通过密评?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密评)听起来可能复杂,但它并非是无法攻克的难题,尤其对于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密评的合规之路也可以轻松实现。这篇文章将带你了解如何科学、高效地完成密评,化繁为简,让安全更有保障。一、明确密评目标首先,企业需要弄清楚密评的主要目的:保护业务数据安全、满足监管要求以及减少潜在风险。明确目标后,企业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准备材料和优化流程,而不是盲目投入大量资源。二、组建内部团队密评工作需要涉及多个部门,包括技术、行政和法务,因此组建一个跨部门的小组至关重要。团队需要明确分工,技术部门负责系统安全调整,法务部门确保合规性,行政部门则可以协调资源。三、选择合适的第三方机构与专业密评机构合作是通过审核的重要一步。挑选经验丰富、口碑良好的机构,可以减少踩坑的概率。建议提前咨询多家机构,比较服务内容和价格,选择最符合企业需求的合作伙伴。四、梳理并优化现有系统密评之前,企业需全面梳理现有的IT系统,找出薄弱环节。比如,是否有未加密的敏感数据?访问权限管理是否规范?这些问题在前期解决,能大幅提高评审通过率,同时也为企业的整体安全打下基础。五、开展模拟评审在正式密评前,进行一次模拟评审非常有必要。这可以帮助企业熟悉流程,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正式评审时因小失大。模拟评审既是“热身”,也是“体检”。六、强化员工培训员工是信息安全的关键一环。通过简单易懂的培训,让员工了解基础的安全常识,如防止密码泄露、不点击陌生邮件等,不仅能提升密评结果,还能减少日常安全事件的发生。七、重视密评后的整改与维护密评通过后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安全是动态的,企业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已建立的安全机制,并根据业务变化调整策略,确保持续合规。通过科学规划和稳步推进,中小企业完全可以轻松完成密评。不要让密评成为负担,而要将其视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毕竟,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安全不仅是保护,也是企业赢得客户信任的重要筹码。只要用对方法,密评之路将变得轻松而高效!
网络安全的攻防体系包括哪些,网络安全有什么作用
在当今社会,很多企业在开展业务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而且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国家和企业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网络空间的安全上,所以网络安全的攻防体系包括哪些呢?网络安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网络安全有的作用也变得至关重要,在维护企业的网络安全上不容忽视。 网络安全的攻防体系包括哪些? 1.边界防御体系 常见的防御体系为边界防护,从UTM到下一代防火墙、waf、流量清洗等一系列产物,要求将威胁挡在触发之前,解决网络边界的防御问题。优点:部署简单,缺点:对已经到达内部的威胁没有效果,就是说只要突破waf等防护,就可以在内网做任何可以做到的操作。 2.纵深防御体系 纵深防御体系是基于边界防御的又一拓展,强调任何防御都不是万能的,存在被攻破的可能性,所以纵深防御本质是多层防御,即每一个访问流量都要经过多层安全检测,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检测能力和被攻破的成本。 在Web领域至少会包含下面几层,数据库端,服务器端,网络层,网络边界。优点是每个产品功能定位清晰,允许不同品牌产品混用,攻击成本较高,安全性较好,不足之处是各个产品之间缺乏协同机制,如盲人摸象,各自为政,检测手段多是基于规则和黑白名单,对于抱有经济政治目的的专业黑客,攻克这种防御体系也只是时间问题。 3.河防体系 河防体系由腾讯提出,防御方要赢就要靠一个字控,即把对手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在用丰富的资源打败他。回到企业入侵防御上来,“控”的思路就是步步为营,层层设防,让攻击者即使入侵进到系统内也是在可控的范围内活动。具体措施就是要在隔离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办公网对生产网的访问,同时在对生产网内部进行隔离的基础上进行边界防护以及检测。河防体系特别适合数据中心用户,而且从业务规划就融入安全管控的公司,对于具有一定开发能力的公司,如果打算自助建设安全体系可以参考该体系。 4.塔防体系 数字公司提过多次塔防体系,塔防体系本质上也是纵深防御,不过优于纵深防御的是强调了终端要纳入安全防御网络中,具有自我防御能力,并且有了云的管控能力和威胁情报数据。 5.下一代纵深防御 下一代Web纵深防御体系突破了传统基于边界防护安全的设计的概念,从网络主机,数据库层面,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沙箱技术,结合威胁情报提供提供全方位的Web纵深防护,从传统边界防护过度到新一代的基于预测,检测,协同,防御,响应,溯源理念的Web纵深防御。威胁情报好比是积累的知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好比是聪明的大脑,WAF,SIEM,服务器安全好比是有效的武器,大家互相配合,实现了下一代的纵深防御体系,对于未知的威胁也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网络安全有什么作用? 1.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2. 主要目的(好处):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使之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确保系统能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使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攻击会在它们的复杂性和威胁水平上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也是网络安全的复杂性之根本。 网络安全一些常见的攻击 应用层攻击:这些攻击通常瞄准运行在服务器上的软件漏洞,而这些漏洞都是很熟知的。各种目标包括FTP,发送邮件,HTTP。 Autorooters:恶意者使用某种叫做rootkit的东西探测,扫描并从目标主机上捕获数据,使得用户数据变得透明,它可以监视着整个系统。 后门程序:通往一个计算机或网络的简洁的路径。经过简单入侵或是精心设计的木马,恶意者可使用植入攻击进入一台指定的主机或是一个网络。 DoS和DDoS攻击:最常见的网络攻击,却形式多样,而且非常让人厌烦。 IP欺骗:黑客以你的内部网络可信地址范围中的IP地址呈现或者使用一个核准的,可信的外部IP地址,来伪装成一台可信的主机。 中间人攻击:简单说就是使用工具拦截你要发送的数据。 网络侦查:针对待攻击的网络收集相关的信息,做更深入的了解,便于实施攻击。 包嗅探:他通过网络适配卡开始工作与混杂模式,它发送的所有包都可以被一个特殊的应用程序从网络物理层获取,并进行查看积分类。 口令攻击:通过多种方式发现用户口令,伪装成合法用户,访问用户的特许操作及资源。 强暴攻击:是一种面向软件的攻击。 端口重定向攻击:这种方法要求黑客已经侵入主机,并经由防火墙得到被改变的流量。 病毒攻击:常见,难防。时效性。 信任利用攻击:这种攻击发生在内网之中,有某些人利用内网中的可信关系来实施。 网络安全的攻防体系包括的内容比较全面,网络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中的数据获得私密性保护,这是网络安全的防攻体系重视的,当然也是所有公司个人都需要注重的,毕竟威胁到网络安全可能会导致企业遭到攻击,导致经济财产损失。
阅读数:87443 | 2023-05-22 11:12:00
阅读数:38335 | 2023-04-24 11:27:00
阅读数:38302 | 2023-10-18 11:21:00
阅读数:19580 | 2023-08-13 11:03:00
阅读数:16754 | 2023-03-06 11:13:03
阅读数:14945 | 2023-08-14 11:27:00
阅读数:14518 | 2023-05-26 11:25:00
阅读数:13961 | 2023-06-12 11:04:00
阅读数:87443 | 2023-05-22 11:12:00
阅读数:38335 | 2023-04-24 11:27:00
阅读数:38302 | 2023-10-18 11:21:00
阅读数:19580 | 2023-08-13 11:03:00
阅读数:16754 | 2023-03-06 11:13:03
阅读数:14945 | 2023-08-14 11:27:00
阅读数:14518 | 2023-05-26 11:25:00
阅读数:13961 | 2023-06-12 11:04:00
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05-15
在当今社会,大部分公司的业务开展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但是随之而来的安全也备受关注。网络安全的攻防体系有哪些?而且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国家和企业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网络空间的安全上,所以网络安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安全防御体系架构。
网络安全的攻防体系有哪些?
1.边界防御体系
常见的防御体系为边界防护,从UTM到下一代防火墙、waf、流量清洗等一系列产物,要求将威胁挡在触发之前,解决网络边界的防御问题。优点:部署简单,缺点:对已经到达内部的威胁没有效果,就是说只要突破waf等防护,就可以在内网做任何可以做到的操作。
2.纵深防御体系
纵深防御体系是基于边界防御的又一拓展,强调任何防御都不是万能的,存在被攻破的可能性,所以纵深防御本质是多层防御,即每一个访问流量都要经过多层安全检测,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检测能力和被攻破的成本。
在Web领域至少会包含下面几层,数据库端,服务器端,网络层,网络边界。优点是每个产品功能定位清晰,允许不同品牌产品混用,攻击成本较高,安全性较好,不足之处是各个产品之间缺乏协同机制,如盲人摸象,各自为政,检测手段多是基于规则和黑白名单,对于抱有经济政治目的的专业黑客,攻克这种防御体系也只是时间问题。
3.河防体系
河防体系由腾讯提出,防御方要赢就要靠一个字控,即把对手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在用丰富的资源打败他。回到企业入侵防御上来,“控”的思路就是步步为营,层层设防,让攻击者即使入侵进到系统内也是在可控的范围内活动。具体措施就是要在隔离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办公网对生产网的访问,同时在对生产网内部进行隔离的基础上进行边界防护以及检测。河防体系特别适合数据中心用户,而且从业务规划就融入安全管控的公司,对于具有一定开发能力的公司,如果打算自助建设安全体系可以参考该体系。
4.塔防体系
数字公司提过多次塔防体系,塔防体系本质上也是纵深防御,不过优于纵深防御的是强调了终端要纳入安全防御网络中,具有自我防御能力,并且有了云的管控能力和威胁情报数据。
5.下一代纵深防御
下一代Web纵深防御体系突破了传统基于边界防护安全的设计的概念,从网络主机,数据库层面,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沙箱技术,结合威胁情报提供提供全方位的Web纵深防护,从传统边界防护过度到新一代的基于预测,检测,协同,防御,响应,溯源理念的Web纵深防御。威胁情报好比是积累的知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好比是聪明的大脑,WAF,SIEM,服务器安全好比是有效的武器,大家互相配合,实现了下一代的纵深防御体系,对于未知的威胁也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安全防御体系架构
攻防对抗主要是三个层面的对抗:信息对抗、技术对抗、运营能力对抗,如果我们在这三个层面可以做到趋于完美,那么防守体系趋于固若金汤之势是可期待的。
1、信息对抗
信息对抗的目的是知己知彼,从两方面进行:数据化和社会化。
数据化指的是企业自身安全风险数据建设与分析,需要根据基线数据、拓扑数据、业务数据梳理清楚可能存在的攻击路径与攻击面,针对性设防。攻击者得手的原因往往并非我们没有设防,而是不清楚存在哪些攻击面与路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是动态变化的,需要持续运营,对于业务环境变更带来的新的攻击面与路径需要及时补防,往往纰漏也出现在对业务变更跟进不够及时的情况下。
2、技术对抗
在攻防技术对抗方面,业界通常是一片悲观情绪,认为防守方总是处于劣势。在通用的安全技术方面确实如此,因为防守者面对的是一个开放性的安全防御难题,建设的防御体系往往如同“马其诺防线”一样被攻击者绕开。
但如果我们的防守体系解决的是一个相对固定的企业和业务,或者说根据对抗环节中梳理出清晰的防守环节,那么我们的防守体系是可以做到闭环的。
在技术维度,单点设防的方式往往让防守者陷入疲于应付的境地。但战场在我们的地盘,不需要与对手在同一个维度作战,针对攻击者,每个突破点可以在更高维度以及多维度进行检测与防守,这才能扭转的颓势。
所以诸如HIDSAPI hook于命令注入和系统横向渗透,RASP于Web,行为监测模型于0day攻击,是我们扭转攻防优势的手段。
方案有了,接下来就是工程能力,把方案落地优化才能有最终的效果。这包括代码能力、海量数据运营、规则的优化。特别是在BAT这类超大型网络中,往往决定效果的不是攻防技术,工程化反而成了压垮安全项目的最后一根稻草。项目失败就不要提什么防守体系建设了。
3、运营能力对抗
貌似技术做好了,防守体系应该完美了?并非如此!据统计,在所有未能阻断和发现的入侵案例中,仅有1/3不到是因为诸如0 day漏洞等技术原因,那么剩下的一半是系统故障,另一半是运营工作没跟上。
网络安全的攻防体系有哪些?网络安全的攻防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两大方面:攻击技术和防御技术。在现在时代,网络安全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毕竟网络攻击会对企业或者个人造成很大的损失。
为什么使用Web应用安全?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威胁层出不穷,Web应用程序的安全防护显得尤为重要。长河Web应用防火墙(WAF)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全面的防护能力,成为众多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首选。本文将深入探讨长河WAF的核心优势、工作原理以及它在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为您揭示这道Web应用安全的铜墙铁壁。一、长河WAF的核心优势长河WAF凭借其强大的防御能力、优秀的性能提升、实时监控与告警、灵活的配置与管理以及专业的技术支持,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它能够有效抵御多种网络攻击,确保Web应用程序的安全稳定,并显著提升网站的访问速度和响应时间。同时,长河WAF还提供实时监控功能,持续检测网站的访问情况和攻击事件,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此外,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安全设置,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二、长河WAF的工作原理长河WAF位于Web应用程序和Web服务器之间,作为一个安全层,对传入和传出的HTTP/HTTPS流量进行检查和过滤。它运用先进的防御机制,准确识别并拦截各种新型和复杂的攻击手段,确保只有合法的请求能够到达Web应用程序。长河WAF还具备高效的处理性能,能够处理大量的网络流量和请求,确保Web应用程序的顺畅运行。三、长河WAF的广泛应用长河WAF广泛应用于金融、电商、O2O、互联网+、游戏、政府、保险等行业。这些行业的Web应用程序面临着各种网络安全威胁,而长河WAF以其智能化、高效化的特点,成为这些行业用户的首选安全解决方案。它不仅能够提供全面的安全防护,还能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的配置和管理,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长河WAF以其强大的防御能力、优秀的性能提升、实时监控与告警、灵活的配置与管理以及专业的技术支持,成为守护Web应用安全的铜墙铁壁。在网络安全日益重要的今天,选择长河WAF为您的网站业务保驾护航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中小企业如何高效通过密评?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密评)听起来可能复杂,但它并非是无法攻克的难题,尤其对于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密评的合规之路也可以轻松实现。这篇文章将带你了解如何科学、高效地完成密评,化繁为简,让安全更有保障。一、明确密评目标首先,企业需要弄清楚密评的主要目的:保护业务数据安全、满足监管要求以及减少潜在风险。明确目标后,企业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准备材料和优化流程,而不是盲目投入大量资源。二、组建内部团队密评工作需要涉及多个部门,包括技术、行政和法务,因此组建一个跨部门的小组至关重要。团队需要明确分工,技术部门负责系统安全调整,法务部门确保合规性,行政部门则可以协调资源。三、选择合适的第三方机构与专业密评机构合作是通过审核的重要一步。挑选经验丰富、口碑良好的机构,可以减少踩坑的概率。建议提前咨询多家机构,比较服务内容和价格,选择最符合企业需求的合作伙伴。四、梳理并优化现有系统密评之前,企业需全面梳理现有的IT系统,找出薄弱环节。比如,是否有未加密的敏感数据?访问权限管理是否规范?这些问题在前期解决,能大幅提高评审通过率,同时也为企业的整体安全打下基础。五、开展模拟评审在正式密评前,进行一次模拟评审非常有必要。这可以帮助企业熟悉流程,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正式评审时因小失大。模拟评审既是“热身”,也是“体检”。六、强化员工培训员工是信息安全的关键一环。通过简单易懂的培训,让员工了解基础的安全常识,如防止密码泄露、不点击陌生邮件等,不仅能提升密评结果,还能减少日常安全事件的发生。七、重视密评后的整改与维护密评通过后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安全是动态的,企业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已建立的安全机制,并根据业务变化调整策略,确保持续合规。通过科学规划和稳步推进,中小企业完全可以轻松完成密评。不要让密评成为负担,而要将其视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毕竟,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安全不仅是保护,也是企业赢得客户信任的重要筹码。只要用对方法,密评之路将变得轻松而高效!
网络安全的攻防体系包括哪些,网络安全有什么作用
在当今社会,很多企业在开展业务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而且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国家和企业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网络空间的安全上,所以网络安全的攻防体系包括哪些呢?网络安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网络安全有的作用也变得至关重要,在维护企业的网络安全上不容忽视。 网络安全的攻防体系包括哪些? 1.边界防御体系 常见的防御体系为边界防护,从UTM到下一代防火墙、waf、流量清洗等一系列产物,要求将威胁挡在触发之前,解决网络边界的防御问题。优点:部署简单,缺点:对已经到达内部的威胁没有效果,就是说只要突破waf等防护,就可以在内网做任何可以做到的操作。 2.纵深防御体系 纵深防御体系是基于边界防御的又一拓展,强调任何防御都不是万能的,存在被攻破的可能性,所以纵深防御本质是多层防御,即每一个访问流量都要经过多层安全检测,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检测能力和被攻破的成本。 在Web领域至少会包含下面几层,数据库端,服务器端,网络层,网络边界。优点是每个产品功能定位清晰,允许不同品牌产品混用,攻击成本较高,安全性较好,不足之处是各个产品之间缺乏协同机制,如盲人摸象,各自为政,检测手段多是基于规则和黑白名单,对于抱有经济政治目的的专业黑客,攻克这种防御体系也只是时间问题。 3.河防体系 河防体系由腾讯提出,防御方要赢就要靠一个字控,即把对手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在用丰富的资源打败他。回到企业入侵防御上来,“控”的思路就是步步为营,层层设防,让攻击者即使入侵进到系统内也是在可控的范围内活动。具体措施就是要在隔离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办公网对生产网的访问,同时在对生产网内部进行隔离的基础上进行边界防护以及检测。河防体系特别适合数据中心用户,而且从业务规划就融入安全管控的公司,对于具有一定开发能力的公司,如果打算自助建设安全体系可以参考该体系。 4.塔防体系 数字公司提过多次塔防体系,塔防体系本质上也是纵深防御,不过优于纵深防御的是强调了终端要纳入安全防御网络中,具有自我防御能力,并且有了云的管控能力和威胁情报数据。 5.下一代纵深防御 下一代Web纵深防御体系突破了传统基于边界防护安全的设计的概念,从网络主机,数据库层面,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沙箱技术,结合威胁情报提供提供全方位的Web纵深防护,从传统边界防护过度到新一代的基于预测,检测,协同,防御,响应,溯源理念的Web纵深防御。威胁情报好比是积累的知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好比是聪明的大脑,WAF,SIEM,服务器安全好比是有效的武器,大家互相配合,实现了下一代的纵深防御体系,对于未知的威胁也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网络安全有什么作用? 1.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2. 主要目的(好处):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使之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确保系统能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使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攻击会在它们的复杂性和威胁水平上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也是网络安全的复杂性之根本。 网络安全一些常见的攻击 应用层攻击:这些攻击通常瞄准运行在服务器上的软件漏洞,而这些漏洞都是很熟知的。各种目标包括FTP,发送邮件,HTTP。 Autorooters:恶意者使用某种叫做rootkit的东西探测,扫描并从目标主机上捕获数据,使得用户数据变得透明,它可以监视着整个系统。 后门程序:通往一个计算机或网络的简洁的路径。经过简单入侵或是精心设计的木马,恶意者可使用植入攻击进入一台指定的主机或是一个网络。 DoS和DDoS攻击:最常见的网络攻击,却形式多样,而且非常让人厌烦。 IP欺骗:黑客以你的内部网络可信地址范围中的IP地址呈现或者使用一个核准的,可信的外部IP地址,来伪装成一台可信的主机。 中间人攻击:简单说就是使用工具拦截你要发送的数据。 网络侦查:针对待攻击的网络收集相关的信息,做更深入的了解,便于实施攻击。 包嗅探:他通过网络适配卡开始工作与混杂模式,它发送的所有包都可以被一个特殊的应用程序从网络物理层获取,并进行查看积分类。 口令攻击:通过多种方式发现用户口令,伪装成合法用户,访问用户的特许操作及资源。 强暴攻击:是一种面向软件的攻击。 端口重定向攻击:这种方法要求黑客已经侵入主机,并经由防火墙得到被改变的流量。 病毒攻击:常见,难防。时效性。 信任利用攻击:这种攻击发生在内网之中,有某些人利用内网中的可信关系来实施。 网络安全的攻防体系包括的内容比较全面,网络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中的数据获得私密性保护,这是网络安全的防攻体系重视的,当然也是所有公司个人都需要注重的,毕竟威胁到网络安全可能会导致企业遭到攻击,导致经济财产损失。
查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