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03-15 阅读数:2288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国家标准是什么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正式实施,等级保护2.0的正式启动。医疗行业在等保2.0之前就已经是等级保护测评的重点对象,是在一般的安全保护机制上进行了重点保护,保护用户隐私财产安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至关重要。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国家标准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等级保护2.0的正式启动。网络安全法明确“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21条)、“国家对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第31条)。
上述要求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赋予了新的含义,重新调整和修订等级保护1.0标准体系,配合网络安全法的实施和落地,指导用户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新要求,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意义重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等级保护对象已经从狭义的信息系统,扩展到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系统、大数据平台/系统、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采用移动互联技术的系统等,基于新技术和新手段提出新的分等级的技术防护机制和完善的管理手段是等级保护2.0标准必须考虑的内容。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基于等级保护提出的分等级的防护机制和管理手段提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加强保护措施,确保等级保护标准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标准的顺利衔接也是等级保护2.0标准体系需要考虑的内容。
标准的主要特点
将对象范围由原来的信息系统改为等级保护对象(信息系统、通信网络设施和数据资源等),对象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广电网、电信网、专用通信网络 等)、云计算平台/系统、大数据平台/系统、物联网、工业控制 系统、采用移动互联技术的系统等。
在1.0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同时针对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及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应用领域提出新要求,形成了安全通用要求+新应用安全扩展要求构成的标准要求内容。
采用了“一个中心,三重防护”的防护理念和分类结构,强化了建立纵深防御和精细防御体系的思想。
强化了密码技术和可信计算技术的使用,把可信验证列入各个级别并逐级提出各个环节的主要可信验证要求,强调通过密码技术、可信验证、安全审计和态势感知等建立主动防御体系的期望。
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会增加安全风险,络安全等级保护2.0国家标准实施之后,在安全防护的同时还加强了保护。保护客户信息,防止不法分子的盗取和毁坏。
教育业务为什么需要做等保?
等级保护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一项基本制度,旨在通过制定不同安全保护等级的安全要求,对信息系统实施分等级的安全保护。对于教育行业而言,其信息系统承载着大量的学生个人信息、教学资料等敏感数据,一旦这些数据被泄露或破坏,将对学生的隐私、学业以及学校的教学秩序造成严重影响。教育业务需要做等保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法律法规要求: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教育行业的信息系统需要按照一定的安全保护等级进行建设和保护。通过实施等保,可以确保教育行业的信息系统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因违法违规而面临法律风险和处罚。保障学生信息安全:学生的个人信息是教育业务中的重要数据之一。通过实施等保,可以对学生个人信息进行严格的保护,防止数据泄露、被篡改或滥用,从而保障学生的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维护教学秩序:教育行业的信息系统还承载着教学资料、课程安排等重要信息。通过实施等保,可以确保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因系统故障或攻击而导致教学秩序混乱。提升整体安全水平:通过实施等保,教育行业可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防护机制,提升整体安全水平。这不仅可以有效应对各种网络攻击和威胁,还可以为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教育业务需要做等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法律法规要求、保障学生信息安全、维护教学秩序以及提升整体安全水平等。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或具体的实施建议,请告诉我您的具体需求和场景,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帮助。
怎么判断企业该做几级等保呢?做等保的意义又有哪些?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保护信息化发展、维护信息安全的基本保障,是信息安全工作中国家意志的体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对网络和信息系统按照重要性等级分级别保护,安全保护等级越高,对应的安全保护能力就越强。那么小编问题来了,怎么判断企业系统该做几级等保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又有哪些意义呢?下面快快网络甜甜带您详细了解了解! 等级保护分为五级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第一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指导。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强制监督、检查。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专门监督、检查。信息安全系统等级保护的意义1.确保个人信息不被盗或损坏;2.有效防止黑客等犯罪分子通过网络攻击和病毒传播;3.加强企业对客户的信息库安全,避免客户个人信息泄露;4.加强企业和用户的安全意识,充分重视信息安全;5.符合国家监管要求,是推进平台合规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厦门快快网络拥有丰富的云上安全实践经验,与云厂商进行深度合作,为企业客户等保提供一站式服务,更多详情咨询快快网络甜甜QQ:177803619 电话call:15880219648
互联网等级保护划分_等级保护测评作用
互联网等级保护划分是怎么区分的呢?互联网等级保是保护用户的信息隐私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秩序和公共利益等方面的多重关注,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分为五级。很多人都想了解等级保护测评作用是什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下吧。 互联网等级保护划分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五级,从第一级到第五级逐级增高。 第一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三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第五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等级保护测评作用 通过进行测评,能够对信息系统体系能力的分析与确认;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帮助运营使用单位认识不足,及时改进;有效提升其防护水平;遵循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对信息系统安全建设进行符合性测评。测评的作用如下: 1掌握信息系统的安全状况、排查系统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明确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需求。 2衡量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是否符合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是否具备了相应的安全保护能力。 3等级测评结果,为公安机关等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指导等工作提供参照。 互联网等级保护划分大家应该都清楚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五 级,从第一级到第五级逐级增高。对于互联网的等级保护现在是越来越重要,不仅是隐私的安全,更是钱财安全的保护。
阅读数:87083 | 2023-05-22 11:12:00
阅读数:38105 | 2023-04-24 11:27:00
阅读数:37859 | 2023-10-18 11:21:00
阅读数:18635 | 2023-08-13 11:03:00
阅读数:16157 | 2023-03-06 11:13:03
阅读数:14454 | 2023-08-14 11:27:00
阅读数:13178 | 2023-06-12 11:04:00
阅读数:12184 | 2023-05-26 11:25:00
阅读数:87083 | 2023-05-22 11:12:00
阅读数:38105 | 2023-04-24 11:27:00
阅读数:37859 | 2023-10-18 11:21:00
阅读数:18635 | 2023-08-13 11:03:00
阅读数:16157 | 2023-03-06 11:13:03
阅读数:14454 | 2023-08-14 11:27:00
阅读数:13178 | 2023-06-12 11:04:00
阅读数:12184 | 2023-05-26 11:25:00
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03-15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国家标准是什么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正式实施,等级保护2.0的正式启动。医疗行业在等保2.0之前就已经是等级保护测评的重点对象,是在一般的安全保护机制上进行了重点保护,保护用户隐私财产安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至关重要。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国家标准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等级保护2.0的正式启动。网络安全法明确“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21条)、“国家对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第31条)。
上述要求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赋予了新的含义,重新调整和修订等级保护1.0标准体系,配合网络安全法的实施和落地,指导用户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新要求,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意义重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等级保护对象已经从狭义的信息系统,扩展到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系统、大数据平台/系统、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采用移动互联技术的系统等,基于新技术和新手段提出新的分等级的技术防护机制和完善的管理手段是等级保护2.0标准必须考虑的内容。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基于等级保护提出的分等级的防护机制和管理手段提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加强保护措施,确保等级保护标准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标准的顺利衔接也是等级保护2.0标准体系需要考虑的内容。
标准的主要特点
将对象范围由原来的信息系统改为等级保护对象(信息系统、通信网络设施和数据资源等),对象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广电网、电信网、专用通信网络 等)、云计算平台/系统、大数据平台/系统、物联网、工业控制 系统、采用移动互联技术的系统等。
在1.0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同时针对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及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应用领域提出新要求,形成了安全通用要求+新应用安全扩展要求构成的标准要求内容。
采用了“一个中心,三重防护”的防护理念和分类结构,强化了建立纵深防御和精细防御体系的思想。
强化了密码技术和可信计算技术的使用,把可信验证列入各个级别并逐级提出各个环节的主要可信验证要求,强调通过密码技术、可信验证、安全审计和态势感知等建立主动防御体系的期望。
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会增加安全风险,络安全等级保护2.0国家标准实施之后,在安全防护的同时还加强了保护。保护客户信息,防止不法分子的盗取和毁坏。
教育业务为什么需要做等保?
等级保护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一项基本制度,旨在通过制定不同安全保护等级的安全要求,对信息系统实施分等级的安全保护。对于教育行业而言,其信息系统承载着大量的学生个人信息、教学资料等敏感数据,一旦这些数据被泄露或破坏,将对学生的隐私、学业以及学校的教学秩序造成严重影响。教育业务需要做等保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法律法规要求: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教育行业的信息系统需要按照一定的安全保护等级进行建设和保护。通过实施等保,可以确保教育行业的信息系统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因违法违规而面临法律风险和处罚。保障学生信息安全:学生的个人信息是教育业务中的重要数据之一。通过实施等保,可以对学生个人信息进行严格的保护,防止数据泄露、被篡改或滥用,从而保障学生的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维护教学秩序:教育行业的信息系统还承载着教学资料、课程安排等重要信息。通过实施等保,可以确保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因系统故障或攻击而导致教学秩序混乱。提升整体安全水平:通过实施等保,教育行业可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防护机制,提升整体安全水平。这不仅可以有效应对各种网络攻击和威胁,还可以为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教育业务需要做等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法律法规要求、保障学生信息安全、维护教学秩序以及提升整体安全水平等。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或具体的实施建议,请告诉我您的具体需求和场景,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帮助。
怎么判断企业该做几级等保呢?做等保的意义又有哪些?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保护信息化发展、维护信息安全的基本保障,是信息安全工作中国家意志的体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对网络和信息系统按照重要性等级分级别保护,安全保护等级越高,对应的安全保护能力就越强。那么小编问题来了,怎么判断企业系统该做几级等保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又有哪些意义呢?下面快快网络甜甜带您详细了解了解! 等级保护分为五级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第一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指导。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强制监督、检查。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专门监督、检查。信息安全系统等级保护的意义1.确保个人信息不被盗或损坏;2.有效防止黑客等犯罪分子通过网络攻击和病毒传播;3.加强企业对客户的信息库安全,避免客户个人信息泄露;4.加强企业和用户的安全意识,充分重视信息安全;5.符合国家监管要求,是推进平台合规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厦门快快网络拥有丰富的云上安全实践经验,与云厂商进行深度合作,为企业客户等保提供一站式服务,更多详情咨询快快网络甜甜QQ:177803619 电话call:15880219648
互联网等级保护划分_等级保护测评作用
互联网等级保护划分是怎么区分的呢?互联网等级保是保护用户的信息隐私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秩序和公共利益等方面的多重关注,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分为五级。很多人都想了解等级保护测评作用是什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下吧。 互联网等级保护划分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五级,从第一级到第五级逐级增高。 第一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三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第五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等级保护测评作用 通过进行测评,能够对信息系统体系能力的分析与确认;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帮助运营使用单位认识不足,及时改进;有效提升其防护水平;遵循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对信息系统安全建设进行符合性测评。测评的作用如下: 1掌握信息系统的安全状况、排查系统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明确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需求。 2衡量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是否符合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是否具备了相应的安全保护能力。 3等级测评结果,为公安机关等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指导等工作提供参照。 互联网等级保护划分大家应该都清楚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五 级,从第一级到第五级逐级增高。对于互联网的等级保护现在是越来越重要,不仅是隐私的安全,更是钱财安全的保护。
查看更多文章 >